The Fourier transform of sinx/x and (sinx/x)^2 and more
The Fourier transform of sinx/x and (sinx/x)^2 and more
我们先考虑一个简单的函数:
那么问题来了: 这个函数有没有最小值或者最大值? 答案是没有. 定义域中的严格不等式给我们制造了无法得到严格解的麻烦. 可能读者会想到, 这是个单调函数, 可以使用极限解决这个问题. 但是这样做局限性太大了. 如果我们连函数的表达式都不知道, 又要到哪个极限找“最值”呢? 我们要做的是, 找到一个数, 它描述集合的范围时, 不依赖于最大值最小值的存在, 而且它不依赖于极限.
我们一直以来接触各种不等式, 最基本的理论依据就是, 实数的顺序. 这个顺序的意思就是大小关系. 没有顺序关系的数也是有的, 例如复数. 实数的顺序其实可以叙述成以下两点:
- 如果$x\in\mathbb{R}$而且$y\in\mathbb{R}$, 那么下面三个关系有且仅有一个成立
- 如果$x,y,z\in\mathbb{R}$, 而且有$x<y$和$y<z$, 那么$x<z$
至于“$\leq$”,应该理解成小于或等于, “或”的意思在这里是并没有强调哪个一定成立.
我们接下来只讨论上界. 也就是说, 我们只讨论小于的情况. 至于另一侧, 将小于号换成大于号即可.
取集合$E\subset\mathbb{R}$, 如果存在$\beta\in\mathbb{R}$使得对任意$x\in{E}$都满足不等式$x\leq\beta$, 那么就称$E$有上界, $\beta$就是$E$的一个上界.
这其实就是一个存在命题. 只要满足就够了. 满足之后呢? 没有然后了. 剩下的细节在这里不重要. 这和极限很类似. 一个很简单的例子: $(-\infty,1]$就是有上界的. 而且任意的上界$\beta$都满足$\beta\in[1,+\infty)$.
有的时候, 我们需要知道一个严格最小的上界, 这就是上确界. 首先, 我们给出上确界的定义.
对于有上界的集合$E$, 假设存在一个$\alpha\in\mathbb{R}$满足以下条件, 那么就称它为$E$的上确界, 记作$\alpha=\sup{E}$:
$\alpha$是$E$的一个上界
如果$\gamma<\alpha$, 那么$\gamma$不是$E$的上界
下确界可以通过相反的不等式进行确定, 记作$\alpha=\inf{E}$. 当然$\sup$和$\inf$后面也不一定要跟一个集合, 也可以跟一个函数或者数列. 回到开头的那个函数, 我们能很容易得到
这时我们不再依赖于极限, 也可以发现, 如果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存在, 那么它一定等于上确界或下确界, 但是上下确界存在时, 最值不一定存在. 在函数最值不存在时, 我们仍然能利用确界对函数的范围进行严格的分析, 而且不一定需要求极限, 这体现了上下确界的价值所在. 在这里建议读者写几个函数, 再试着求以下上下确界.
设$\{a_n\}$是$\mathbb{R}$里的一个数列, 并且定义
再定义
那么就有
这就完成了上极限的定义. 而下极限的求法就是将上面的上确界、下确界交换顺序即可. 可是这里为什么出现了极限符号? 这是因为
所以有
此外,$\{a_n\}$中有一个子列$\{a_{n_i}\}$收敛于$\beta$, 而且$\beta$是具有这个性质最大的数.
这其实还是解决了一件事情, 如果一个数列发散, 我们还是有可能利用上下确界的极限形式来研究极限的一些性质. 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比如
函数中上下极限的求法其实和数列形式是非常类似的. 我们先举一个上极限的例子, 理解构建过程时也可以利用这个例子:
对于函数, 值域可能是连续集合. 求$x\to{a}$时的上极限, 我们先求出$x\to{a}$时, $f(x)$的上确界构成的集合
那么上极限就是
我们单纯利用不等式, 建立起一个非常严格,也非常有应用价值的概念: 确界. 这个概念源于最值, 又高于最值. 当然确界和最值什么时候相等又是一个拓扑学问题. 这又是另外一个话题了.
洛必达法则相比甚至不少高中生甚至初中生都听说过,知道怎么进行简单的应用。简单点说,处理$\frac{0}{0}$的函数时,对上下进行求导,可能会很大程度上简化计算。但是洛必达法则为什么能奏效? 能不能用严格的数理语言进行论证? 这是这篇文章需要解决的。
本博文于2022年10月4日对利用中值定理的证明进行了重新编排。编排的过程中发现最后两步在之前其实是没解释清楚的,甚至存在错误。
设$f$和$g$为$(a,b)$上的实可微函数,且在$(a,b)$区间上总有$g’(x) \ne 0$. 设
若
或仅有
则
其中$x \to a$自然也可以换成$x \to b$. 这里把发散到无穷也看作是极限,也就是说$-\infty \le A \le \infty$且$-\infty \le a < b \le +\infty$.
洛必达法则首次出现于1696年洛必达的 Analyse des Infiniment Petits pour l’Intelligence des Lignes Courbes 一书中。这本书当然以”洛必达法则”闻名于世。证明是这样完成的:
这个证明很好理解,线性近似展开,再考虑到$f(a)=g(a)=0$就得到结果。但是这个做法肯定是不合适的,$dx$在这里非常模糊,也不方便表达$x\to\infty$的情况。关于历史内容可以参见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the Calculus 一书。
首先,这里只讨论$h\to0$的情况。实际上,对于其他情况,可以作换元。例如$h\to\infty$时,可以利用$u=\frac{1}{h}$,那么又转换成了$u\to0$的情况。另外我们只讨论函数趋近于$0$的情况。因为趋近于无穷时函数的线性近似可能无法处理。例如$y=\frac{1}{x}$在$x=0$附近是没有近似的。
对函数导数有
我们可以写成
其中$\lim\limits_{h\to0}r(h)=0$,且$r(h)$为连续函数。进行代数变形(这里$r(h)$的正负进行了调整),我们的得到线性近似
同样可以写出$g(x)$的线性近似
那么就能得到
而$h\to0$时,$r(h)\to0$,$s(h)\to0$,故得到了结论。
这个证明中,我们会利用柯西中值定理(GMVT)对所有的情况进行完整的证明,这期间涉及到一些不等式运算技巧。证明来自W. Rudin的 Principles Of Mathematical Analysis,我会在其中加上一些额外的解释。关于$g(x) \to \pm\infty$的情况,我们在此只讨论$+\infty$.
选取实数$q>A$,再选取$\varepsilon>0$使得$A+\varepsilon<q$. 因为$\frac{f’(x)}{g’(x)}\to{A}$,根据极限的定义,必定有实数$\delta\in(0,b-a)$,使得对于所有$a<x<a+\delta$,始终有$-\varepsilon<\frac{f’(x)}{g’(x)}-A<\varepsilon$. 特别地,
对任意$a<x<y<a+\delta$,由GMVT可知,存在$t\in(x,y)$使得:
最后一个不等式成立是因为$t\in(x,y)\subset(a,a+\delta)$,而在$(a,a+\delta)$中这个不等式成立。接下来,我们根据$g(x)$在$x \to a$时的取值,分别讨论,会发现结果其实类似.
在不等式$\eqref{(A)}$中,令$x \to a$,会发现有:
更正式地说,对任意的$q>A$和$0< \varepsilon< q-A$,都存在$\delta > 0$,使得对任意的$a<y<a+\delta$,均满足不等式
(注意:我们这里并没有证明收敛,而只证明了收敛的一半,接下来的情况1.2也是类似的。在接下来我们不刻意地写$\delta$,而是写成指定存在的实数,这样的写法是等价的,虽然初学微积分时可能会感觉比较陌生。)
固定不等式(A)中的$ y $. 因为$ g(x) \to +\infty $,在$ (a,y) $一定存在$ c_1 $使得对于任意$ a< x < c_1 $,总是有$ g(x) > g(y) $和$ g(x) > 0 $同时成立。将不等式(A)两边同时乘以$ [g(x)-g(y)]/g(x) $,我们得到
此即
根据$g(x) \to +\infty$的定义,存在$c_2 \in (a,c_1)$使得:
不等式$\eqref{(B)}$和$\eqref{(D)}$都只说明,存在$c\in(a,b)$使得对于所有$x\in(a,c)$,满足$\frac{f(x)}{g(x)}<q$.但是$\frac{f(x)}{g(x)}$与$A$的关系我们并不知道。但是,如果$A=-\infty$,那么我们已经证明了$\frac{f(x)}{g(x)} \to -\infty$的成立。
这个情况是和情况1完全类似的。同理可证,对任意$p$,当且仅当$p<A$时,总有$c’\in(a,b)$,使得对于所有$x\in(a,c’)$,满足$p<\frac{f(x)}{g(x)}$. 如果$A=+\infty$,那么我们已经证明了$\frac{f(x)}{g(x)} \to +\infty$的情况。
除去$A=\pm\infty$,综合情况1和2,我们发现,对任意的$p,q$满足$p<A<q$,若取$c_0=\min\{c,c’\}$,则对于任意$x \in (a,c_0)$,一定有
这其实就等价于$\lim_{x \to a}\frac{f(x)}{g(x)}=A$. $\square$
不等式$\eqref{(A)}$第一项的分母为什么一定有意义?
假设它无意义. 如果有$g(x)=g(y)$,那么有$a<{x}<t<y<b$使得$g’(t)=0$, 而这与原假设矛盾.
不等式$\eqref{(B)}$中为什么变成小于等于?
每次改变$x$,$t$也发生改变,记为$t(x)$,此时可能有$\lim\limits_{x\to{a}}\frac{f’(t(x))}{g’(t(x))}=r$.